第五十二章 河西驍騎
關燈
小
中
大
李汲很受不了這年月的軍隊,全沒有統一服裝,顏色各異,形制各異,還有很多衣服不合身的,瞧上去就那麽的散漫……
因為原本征兵制度下,泰半士卒都要自備鎧甲、兵器,就不可能統一嘍。即便進入募兵甚至於世兵時代,多數戰兵都是長征健兒,衣食用具全由官家負責,官家也頂多下發制式兵器、鎧甲罷了,至於服裝,只發絹帛、布匹,讓士卒自己去找人縫制。
且即便刀矛、鎧甲、弓弩號稱制式,終究來自於不同的作坊,甚至於還有外購的,也很難真的一模一樣。
當然啦,誰都知道統一裝具的好處,這若是一支部隊排列出來,齊刷刷都一樣的服色、鎧甲、兵器,必定士氣大振啊,敵方見了,反會驚駭恐懼。由此不少節鎮都將牙兵統一服色、裝具,麾下將領若有閑錢的,也樂意同樣編組一兩支親兵銳卒出來。
但李汲想要統一全鎮將兵的服色,卻辦不到……主要是這年月生產力比較低下,為數萬士卒量體裁衣,委實是個勞民傷財的大工程。再者說了,庫房裏也找不出顏色、形質基本一樣的不同批次的布料來啊。
直等到荊絳衛護著焦希望來到涼州,李汲見他還依照從前的慣例,在襆頭外紮一塊紅帕,方才恍然——統一不了衣服,咱可以先統一了頭服啊,這瞧上去也很整齊美觀,多少有助於士氣的提升不是?
想當年李汲在定安行在,初見老荊時,那家夥便是頭紮紅帕的,還對李汲說,此乃自家出身的關西神策軍的習俗是也,為的就是提振士氣,威嚇敵膽。直到如今,神策入衛,改編又擴編,這個習慣始終不改,神策軍中尉竇文場幹脆上奏天子李豫,說不如北衙六軍都紮紅帕吧,且禁止外鎮兵馬仿效,以彰顯禁軍之威。
李豫自然準奏。
這年月的士卒,並非全都能趁得起頭盔的,即便接受了那麽多商賈資供的李汲,倘若人各一盔,他都有可能破產。一般情況下,一支軍隊中無論步騎,最多兩成是重裝,餘皆輕裝,則輕裝步兵的常見裝備是:
紮襆頭,穿窄袖短衣、長褲,一領皮制身甲,遮護前胸後背,於兩肋下以繩索纏結,足登麻鞋。
而若重裝步兵,不但戴頭盔,且身甲還連披膊,甚至於可能有甲裙,足下也多半不是麻鞋,而是皮靴。
但即便重裝步騎兵,行軍時也不必要整天頂著頭盔,既沈重,又妨礙視線,且頭盔下面,總還是要襯襆頭的。
於是李汲打算統一頭服,只可惜紅色不能用了,那該用什麽顏色哪?綠頭巾自然不考慮——雖說這年月還沒有綠帽子指代王八一說。思來想去,最簡單的,咱用黑色吧。
想他在鄯州之時,曾於老鴉峽聽得傳說,當年哥舒翰鎮守隴右,所部全都黑盔、黑甲,騎著黑馬,打著黑騎,百戰百勝,所向披靡,遂被蕃賊畏稱為“老鴉兵”——估計只是哥舒翰的親衛牙兵吧,不可能全軍如此。由此李汲覺得黑為殺陣之色,頗為可用。
更關鍵這年月的印染技術比較落後,很多顏色既難染得,成本又高——只要看高官顯宦們著什麽服色,就知道什麽顏色的織品價貴了,第一是亮黃,其次是紫,然後是大紅;高宗朝因為皇太子著黃,因而禁止平民著黃,但其實皇太子的黃袍吧,也是赭黃色,近乎土了吧唧的土黃色,還真染不了後世的明黃。
但黑色印染技術卻頗成熟,由此平民穿著,基本上是黑白兩色。李汲下令染幾萬條黑帕,統一給兵卒裹頭,這件事情還是比較容易辦到的,部下也不至於諫阻,說太尉您太註重門面,過於糜費了。
由此莽熱率三千精騎沖陣,才放眼望去,一片黑壓壓的,極其齊整,且頗為駭人。
此番蕃騎來襲,頗出李汲意料之外。他倒是考慮過,韋臯也曾提醒過,蕃賊或行誘我深入之計,將在福祿與酒泉之間發動襲擾,妄圖劫我糧運,因而李汲特命韋臯護守落後的輛車,且暗伏重兵,希望能將來襲的蕃軍一網成擒。
但卻沒想到蕃軍會從中道來襲,並且所部數千精騎,裝具極為精良,為平生所罕見——原本也就馬重英的親衛能夠這般武裝到牙齒吧?李汲行軍已經很謹慎了,且遣游奕騎兵和依附胡騎在兩翼遮護,但沒想到竟有三千重騎殺來,小股唐騎幾乎是一觸即潰。
好在李汲事先還將多支重騎兵混編於步軍陣列之間,以防不測,因而眼見數千蕃騎沖來,當面步軍變陣不及,附近數百重騎便戴盔系纓,挺矛殺將出來相迎。莽熱高呼闖陣,所到處有如波開浪裂一般——終究唐騎數量既寡,又是倉促迎戰,即便拼死衛護步軍,死傷慘重,卻也不能稍遏蕃軍前突之勢。
轉瞬之間,蕃騎便即殺入步陣,正面上千唐兵一觸即潰,兩向奔散,稍遠處的唐兵也急忙朝敵所來的反方向收縮,將領躍馬軍中,連聲叱喝,希望能夠盡快變化為對敵陣型。道路本便不寬,行軍時不過四五人一列而已,毫無縱深,蕃騎瞬間便斬殺百餘人,直穿過去,然後撥轉馬頭,稍稍偏向西方,又再馳殺回來。
莽熱原本的計劃,是一旦蹴破唐陣,便沿著道路向福祿方向殺去。一般情況下,糧草物資都在陣列的偏後方,他希望能夠趁著唐軍變陣未成,一口氣直殺到糧車之前,尋機一火焚之——則在糧草不繼的前提下,李汲你還敢深入肅州嗎?即便深入,又能堅持多久?
然而唐軍的集結、變陣速度卻出乎他的預料之外,遠遠一望,不見糧車,但視野盡處的唐軍因為心理壓力並不嚴重,或許再加上將領指揮有方,已然將將要結成防守方陣了。相信即便此前的唐軍盡皆崩潰,不能稍阻蕃騎的腳步,等自己殺到那裏的時候,其陣亦成。
精銳重騎沖殺並無塹壕、土壘協護的步陣,其實勝算也並不算小,但終究己軍一路殺去,馬力必疲,則若不能在短時間內蹴破唐陣,被敵方四面兜抄上來,形勢有可能逆轉。不管怎麽說,唐人也有三萬大軍啊——指其本部戰兵,若加上運糧的輔兵,以及依附胡騎,那就更多了,而己方卻只有三千騎而已。
三千騎若能一擊便中要害,挫敗十倍敵軍本非天方夜譚,但看唐軍之狀,訓練有素,遇襲不亂——至於當面接鋒的幾支部隊崩潰,那很正常啊——恐怕很難再擴大戰果。而且莽熱眼角一瞥,只見陸續有精銳唐騎從東西兩個方向疾馳而來,但卻不再絡繹上前,給蕃騎以逐一擊潰的機會,而是保持一定距離,開始集結……
莽熱眼珠一轉,已有定計,當下指揮蕃騎朝來處沖殺過去,直至一裏之遙,然後緩韁逡巡。
相信有這麽一支強力騎兵覬覦在側,唐人再不敢大膽行軍,而必結陣以待。然而騎兵來去如風,憑你步陣如何堅強,若不主動往攻,步軍卻也趕逐不上。則數萬唐軍布散在平野之中,行不敢行,戰又不得戰,必致進退失據,士氣大挫。
唯一的應對之策,就是集結騎軍向前,以期擊敗或起碼逐退蕃騎。莽熱正好利用這個機會,如同尚悉摩最初所設計的,誘出唐騎來,給予重創。
根據此前的探報,唐軍戰馬在八千左右,其中大半都是輕騎,真能與自家蕃騎正面對沖的重騎,撐死也到不了四千人啊。則以三千對四千,趁著士卒戰意正旺的機會,大有一戰奏功的可能。
果不其然,不到一刻鐘功夫,唐軍重騎集結完畢,主動沖殺過來了。
且說李汲位於軍陣中部,其實距離遭敵突襲之處不遠,引頸眺望,自軍奔潰之狀盡收眼底。李汲既驚且怒,便喚陳利貞來,命他率驍騎軍去戰蕃騎。
李汲編組了四營的驍騎軍,遴選關西良驥和軍中驍勇之士,皆著鐵盔鐵鎧,執大弓長矛,作為平原決勝的殺手鐧,且自然交給了善將騎兵的平盧舊將陳利貞。當下眼見蕃軍裝具頗為精良,前線亦報其勢勇不可當,李汲自忖別軍難以爭勝,便命陳利貞將驍騎軍集結起來,殺過去逐敵。
陳利貞領命,才待離去,忽一將從李汲身後策馬而出,叉手道:“請太尉允末將與陳將軍同往,必擒蕃將,獻於戲下!”
李、陳二人同時轉頭,定睛一瞧,原來是——南霽雲。
南霽雲到涼州不過三個月的時間,奉李汲之命每日巡查各營,教授戰技,卻並沒有實撥兵馬給他統領。關鍵是這位老兄名位太尊了,李汲又不能虛副使之位以奉,那給他多少兵合適啊?三兩個營頭的,那你是寒磣人;營數更多,甚至於新編一軍,又恐舊將不服——不是不服南霽雲的聲威、本領,而是不服你都著紫腰金,位列三品了,幹嘛還要來跟我等後輩爭功哪?
再加上南霽雲是私自出京來投的,李汲也怕命以幕下實職,朝廷面上須不好看——大戰在即,可別惹得朝中某些人不高興,再暗中掣肘,反為不美。由此南霽雲的地位很超然,若在春秋戰國之時,有個常見的名詞可以形容他,那就是——客卿。
其實如今的使職也跟過去的客卿有些類似,地位尊崇,但理論上並無實職,而只有臨時差遣,事畢則去——當然啦,逐漸的這事總也不畢,使臣甚至有可能一口氣做到死。
南霽雲倒是也不爭。他若想實權在握,親領重兵,又何必到河西來哪?相信有主動請辭橫海軍都防禦經略使的行為,可為各鎮使臣做一榜樣,李豫正欲獎掖之際,便請一鎮節度使也是有機會的。南八只是感嘆髀肉覆生,打算找個上陣廝殺的機會罷了。
所以他不求名,不求利,自來涼州,李汲讓做啥就做啥,諸事不爭。但等此番遭遇蕃騎來襲,且甚精銳,這位老兄自難免手癢,當即策馬前出,向李汲請求:讓我跟著陳利貞一起前去殺賊吧。
陳利貞聞言,眉頭不由得稍稍一擰。南霽雲會意,當即笑道:“小陳你無須掛慮,你是軍主,我隨同前去,必聽你的指令,絕不自行其事也。”
他自然明白,陳利貞為啥不樂意帶自己,因為自己名位比對方高太多啦,萬一對臨陣指揮有所不滿,指手畫腳,你說士兵們聽誰的?即便士兵仍奉軍主之命,不把這個空降過來的三品大員放在眼中,陳利貞本人膽敢疾言呵斥嗎?
然而李汲卻一擺手:“陳將軍自去便了。”隨即安慰南霽雲:“我別有重任,要勞煩南兄……”
陳利貞長出一口氣,急忙叉手致意,隨即打馬揚鞭,匆匆馳去——他怕李汲改主意——不多時便與部下會合。此時集結起來的尚不足一千五百騎,他卻毫無畏懼,一聲令下,便即整軍前出。
那邊莽熱遠遠望見唐家重騎離開陣列,不禁大喜,急命士卒稍稍後卻,隨即換上精力充沛的備馬——他可是一人雙馬而來——必須盡可能地拉開唐騎與其步陣的距離,以防激戰中步陣開過來協助。
唐騎便步而前,很快,雙方就相距不到兩箭之地了,各自主將幾乎同時高揚起騎矛來,指揮部下逐漸加快速度,正面對沖。
莽熱定睛觀看,唐騎裝具頗為精良,這要是在從前,自己見了這麽一支精銳騎兵,肯定要繞著走啊,但如今麾下裝備、器械之精良,並不在唐人之下,且數量還倍之,機會大好,又豈能避而不戰?
——其實這些裝具麽,也多數都是唐人所造,是在前些年攻打河西時繳獲的,一向深藏瓜州大軍鎮府庫之中,輕易不用。如今尚悉摩悉數取出,以供莽熱,也算是下了血本了。
莽熱對自己的臨陣指揮之能頗具信心,相信不至於犯什麽大錯,則除非對面是奇詭多變、百世不出的天縱英才,否則這仗沒道理落敗啊。只須謹慎,不要被唐騎絆住了腳步,陷入難以脫身的混戰便可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因為原本征兵制度下,泰半士卒都要自備鎧甲、兵器,就不可能統一嘍。即便進入募兵甚至於世兵時代,多數戰兵都是長征健兒,衣食用具全由官家負責,官家也頂多下發制式兵器、鎧甲罷了,至於服裝,只發絹帛、布匹,讓士卒自己去找人縫制。
且即便刀矛、鎧甲、弓弩號稱制式,終究來自於不同的作坊,甚至於還有外購的,也很難真的一模一樣。
當然啦,誰都知道統一裝具的好處,這若是一支部隊排列出來,齊刷刷都一樣的服色、鎧甲、兵器,必定士氣大振啊,敵方見了,反會驚駭恐懼。由此不少節鎮都將牙兵統一服色、裝具,麾下將領若有閑錢的,也樂意同樣編組一兩支親兵銳卒出來。
但李汲想要統一全鎮將兵的服色,卻辦不到……主要是這年月生產力比較低下,為數萬士卒量體裁衣,委實是個勞民傷財的大工程。再者說了,庫房裏也找不出顏色、形質基本一樣的不同批次的布料來啊。
直等到荊絳衛護著焦希望來到涼州,李汲見他還依照從前的慣例,在襆頭外紮一塊紅帕,方才恍然——統一不了衣服,咱可以先統一了頭服啊,這瞧上去也很整齊美觀,多少有助於士氣的提升不是?
想當年李汲在定安行在,初見老荊時,那家夥便是頭紮紅帕的,還對李汲說,此乃自家出身的關西神策軍的習俗是也,為的就是提振士氣,威嚇敵膽。直到如今,神策入衛,改編又擴編,這個習慣始終不改,神策軍中尉竇文場幹脆上奏天子李豫,說不如北衙六軍都紮紅帕吧,且禁止外鎮兵馬仿效,以彰顯禁軍之威。
李豫自然準奏。
這年月的士卒,並非全都能趁得起頭盔的,即便接受了那麽多商賈資供的李汲,倘若人各一盔,他都有可能破產。一般情況下,一支軍隊中無論步騎,最多兩成是重裝,餘皆輕裝,則輕裝步兵的常見裝備是:
紮襆頭,穿窄袖短衣、長褲,一領皮制身甲,遮護前胸後背,於兩肋下以繩索纏結,足登麻鞋。
而若重裝步兵,不但戴頭盔,且身甲還連披膊,甚至於可能有甲裙,足下也多半不是麻鞋,而是皮靴。
但即便重裝步騎兵,行軍時也不必要整天頂著頭盔,既沈重,又妨礙視線,且頭盔下面,總還是要襯襆頭的。
於是李汲打算統一頭服,只可惜紅色不能用了,那該用什麽顏色哪?綠頭巾自然不考慮——雖說這年月還沒有綠帽子指代王八一說。思來想去,最簡單的,咱用黑色吧。
想他在鄯州之時,曾於老鴉峽聽得傳說,當年哥舒翰鎮守隴右,所部全都黑盔、黑甲,騎著黑馬,打著黑騎,百戰百勝,所向披靡,遂被蕃賊畏稱為“老鴉兵”——估計只是哥舒翰的親衛牙兵吧,不可能全軍如此。由此李汲覺得黑為殺陣之色,頗為可用。
更關鍵這年月的印染技術比較落後,很多顏色既難染得,成本又高——只要看高官顯宦們著什麽服色,就知道什麽顏色的織品價貴了,第一是亮黃,其次是紫,然後是大紅;高宗朝因為皇太子著黃,因而禁止平民著黃,但其實皇太子的黃袍吧,也是赭黃色,近乎土了吧唧的土黃色,還真染不了後世的明黃。
但黑色印染技術卻頗成熟,由此平民穿著,基本上是黑白兩色。李汲下令染幾萬條黑帕,統一給兵卒裹頭,這件事情還是比較容易辦到的,部下也不至於諫阻,說太尉您太註重門面,過於糜費了。
由此莽熱率三千精騎沖陣,才放眼望去,一片黑壓壓的,極其齊整,且頗為駭人。
此番蕃騎來襲,頗出李汲意料之外。他倒是考慮過,韋臯也曾提醒過,蕃賊或行誘我深入之計,將在福祿與酒泉之間發動襲擾,妄圖劫我糧運,因而李汲特命韋臯護守落後的輛車,且暗伏重兵,希望能將來襲的蕃軍一網成擒。
但卻沒想到蕃軍會從中道來襲,並且所部數千精騎,裝具極為精良,為平生所罕見——原本也就馬重英的親衛能夠這般武裝到牙齒吧?李汲行軍已經很謹慎了,且遣游奕騎兵和依附胡騎在兩翼遮護,但沒想到竟有三千重騎殺來,小股唐騎幾乎是一觸即潰。
好在李汲事先還將多支重騎兵混編於步軍陣列之間,以防不測,因而眼見數千蕃騎沖來,當面步軍變陣不及,附近數百重騎便戴盔系纓,挺矛殺將出來相迎。莽熱高呼闖陣,所到處有如波開浪裂一般——終究唐騎數量既寡,又是倉促迎戰,即便拼死衛護步軍,死傷慘重,卻也不能稍遏蕃軍前突之勢。
轉瞬之間,蕃騎便即殺入步陣,正面上千唐兵一觸即潰,兩向奔散,稍遠處的唐兵也急忙朝敵所來的反方向收縮,將領躍馬軍中,連聲叱喝,希望能夠盡快變化為對敵陣型。道路本便不寬,行軍時不過四五人一列而已,毫無縱深,蕃騎瞬間便斬殺百餘人,直穿過去,然後撥轉馬頭,稍稍偏向西方,又再馳殺回來。
莽熱原本的計劃,是一旦蹴破唐陣,便沿著道路向福祿方向殺去。一般情況下,糧草物資都在陣列的偏後方,他希望能夠趁著唐軍變陣未成,一口氣直殺到糧車之前,尋機一火焚之——則在糧草不繼的前提下,李汲你還敢深入肅州嗎?即便深入,又能堅持多久?
然而唐軍的集結、變陣速度卻出乎他的預料之外,遠遠一望,不見糧車,但視野盡處的唐軍因為心理壓力並不嚴重,或許再加上將領指揮有方,已然將將要結成防守方陣了。相信即便此前的唐軍盡皆崩潰,不能稍阻蕃騎的腳步,等自己殺到那裏的時候,其陣亦成。
精銳重騎沖殺並無塹壕、土壘協護的步陣,其實勝算也並不算小,但終究己軍一路殺去,馬力必疲,則若不能在短時間內蹴破唐陣,被敵方四面兜抄上來,形勢有可能逆轉。不管怎麽說,唐人也有三萬大軍啊——指其本部戰兵,若加上運糧的輔兵,以及依附胡騎,那就更多了,而己方卻只有三千騎而已。
三千騎若能一擊便中要害,挫敗十倍敵軍本非天方夜譚,但看唐軍之狀,訓練有素,遇襲不亂——至於當面接鋒的幾支部隊崩潰,那很正常啊——恐怕很難再擴大戰果。而且莽熱眼角一瞥,只見陸續有精銳唐騎從東西兩個方向疾馳而來,但卻不再絡繹上前,給蕃騎以逐一擊潰的機會,而是保持一定距離,開始集結……
莽熱眼珠一轉,已有定計,當下指揮蕃騎朝來處沖殺過去,直至一裏之遙,然後緩韁逡巡。
相信有這麽一支強力騎兵覬覦在側,唐人再不敢大膽行軍,而必結陣以待。然而騎兵來去如風,憑你步陣如何堅強,若不主動往攻,步軍卻也趕逐不上。則數萬唐軍布散在平野之中,行不敢行,戰又不得戰,必致進退失據,士氣大挫。
唯一的應對之策,就是集結騎軍向前,以期擊敗或起碼逐退蕃騎。莽熱正好利用這個機會,如同尚悉摩最初所設計的,誘出唐騎來,給予重創。
根據此前的探報,唐軍戰馬在八千左右,其中大半都是輕騎,真能與自家蕃騎正面對沖的重騎,撐死也到不了四千人啊。則以三千對四千,趁著士卒戰意正旺的機會,大有一戰奏功的可能。
果不其然,不到一刻鐘功夫,唐軍重騎集結完畢,主動沖殺過來了。
且說李汲位於軍陣中部,其實距離遭敵突襲之處不遠,引頸眺望,自軍奔潰之狀盡收眼底。李汲既驚且怒,便喚陳利貞來,命他率驍騎軍去戰蕃騎。
李汲編組了四營的驍騎軍,遴選關西良驥和軍中驍勇之士,皆著鐵盔鐵鎧,執大弓長矛,作為平原決勝的殺手鐧,且自然交給了善將騎兵的平盧舊將陳利貞。當下眼見蕃軍裝具頗為精良,前線亦報其勢勇不可當,李汲自忖別軍難以爭勝,便命陳利貞將驍騎軍集結起來,殺過去逐敵。
陳利貞領命,才待離去,忽一將從李汲身後策馬而出,叉手道:“請太尉允末將與陳將軍同往,必擒蕃將,獻於戲下!”
李、陳二人同時轉頭,定睛一瞧,原來是——南霽雲。
南霽雲到涼州不過三個月的時間,奉李汲之命每日巡查各營,教授戰技,卻並沒有實撥兵馬給他統領。關鍵是這位老兄名位太尊了,李汲又不能虛副使之位以奉,那給他多少兵合適啊?三兩個營頭的,那你是寒磣人;營數更多,甚至於新編一軍,又恐舊將不服——不是不服南霽雲的聲威、本領,而是不服你都著紫腰金,位列三品了,幹嘛還要來跟我等後輩爭功哪?
再加上南霽雲是私自出京來投的,李汲也怕命以幕下實職,朝廷面上須不好看——大戰在即,可別惹得朝中某些人不高興,再暗中掣肘,反為不美。由此南霽雲的地位很超然,若在春秋戰國之時,有個常見的名詞可以形容他,那就是——客卿。
其實如今的使職也跟過去的客卿有些類似,地位尊崇,但理論上並無實職,而只有臨時差遣,事畢則去——當然啦,逐漸的這事總也不畢,使臣甚至有可能一口氣做到死。
南霽雲倒是也不爭。他若想實權在握,親領重兵,又何必到河西來哪?相信有主動請辭橫海軍都防禦經略使的行為,可為各鎮使臣做一榜樣,李豫正欲獎掖之際,便請一鎮節度使也是有機會的。南八只是感嘆髀肉覆生,打算找個上陣廝殺的機會罷了。
所以他不求名,不求利,自來涼州,李汲讓做啥就做啥,諸事不爭。但等此番遭遇蕃騎來襲,且甚精銳,這位老兄自難免手癢,當即策馬前出,向李汲請求:讓我跟著陳利貞一起前去殺賊吧。
陳利貞聞言,眉頭不由得稍稍一擰。南霽雲會意,當即笑道:“小陳你無須掛慮,你是軍主,我隨同前去,必聽你的指令,絕不自行其事也。”
他自然明白,陳利貞為啥不樂意帶自己,因為自己名位比對方高太多啦,萬一對臨陣指揮有所不滿,指手畫腳,你說士兵們聽誰的?即便士兵仍奉軍主之命,不把這個空降過來的三品大員放在眼中,陳利貞本人膽敢疾言呵斥嗎?
然而李汲卻一擺手:“陳將軍自去便了。”隨即安慰南霽雲:“我別有重任,要勞煩南兄……”
陳利貞長出一口氣,急忙叉手致意,隨即打馬揚鞭,匆匆馳去——他怕李汲改主意——不多時便與部下會合。此時集結起來的尚不足一千五百騎,他卻毫無畏懼,一聲令下,便即整軍前出。
那邊莽熱遠遠望見唐家重騎離開陣列,不禁大喜,急命士卒稍稍後卻,隨即換上精力充沛的備馬——他可是一人雙馬而來——必須盡可能地拉開唐騎與其步陣的距離,以防激戰中步陣開過來協助。
唐騎便步而前,很快,雙方就相距不到兩箭之地了,各自主將幾乎同時高揚起騎矛來,指揮部下逐漸加快速度,正面對沖。
莽熱定睛觀看,唐騎裝具頗為精良,這要是在從前,自己見了這麽一支精銳騎兵,肯定要繞著走啊,但如今麾下裝備、器械之精良,並不在唐人之下,且數量還倍之,機會大好,又豈能避而不戰?
——其實這些裝具麽,也多數都是唐人所造,是在前些年攻打河西時繳獲的,一向深藏瓜州大軍鎮府庫之中,輕易不用。如今尚悉摩悉數取出,以供莽熱,也算是下了血本了。
莽熱對自己的臨陣指揮之能頗具信心,相信不至於犯什麽大錯,則除非對面是奇詭多變、百世不出的天縱英才,否則這仗沒道理落敗啊。只須謹慎,不要被唐騎絆住了腳步,陷入難以脫身的混戰便可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